「藝述香港」AI 圖像創作比賽
藝述香港 AI 圖像創作比賽宣傳圖
小學組

冠軍作品

小學組《風起獅山,光照香江》作品

作品名稱:《風起獅山,光照香江》

獲獎學生:翁頎銳同學(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本作品以香港地標獅子山及其所承載的「獅子山下精神」為創作主題。這份精神象徵着香港人在面對逆境時堅毅不屈、奮力向前的態度,是我深深敬佩、亦希望大家共同珍惜與傳承的價值。

畫面中,我描繪了來自不同階層與背景的市民,齊聚於獅子山下,一同仰望著燈火輝煌的城市天際。他們象徵着社會中多元的群體,在風雨中互相扶持、攜手前行,展現出香港人團結一致、共度難關的精神風貌。而遠方高聳的獅子山,則如一座堅不可摧的信念,靜靜矗立,守護着這座城市。

「風起」,寓意環境的變遷與挑戰的來臨;「光照」,則象徵希望、勇氣與未來的方向。我希望藉由此作品傳遞一個理念:唯有守望相助、同心同行,獅子山下的光芒方能持續閃耀,照亮香港走向更光明的未來。

小學組

亞軍作品

小學組《週末飲茶樂天倫》作品

作品名稱:《週末飲茶樂天倫》

獲獎學生:李智樂同學 (番禺會所華仁小學)

這個畫面最初的構想,是呈現一個經典的點心場景,畫面中只有食物與傳統中式茶壺。然而,隨著創作的推進,重點逐漸轉變為傳遞一個更深層的訊息——一家三代同堂,在共享美食的同時,也享受著難得的親情時光與天倫之樂。

為了讓畫面更具香港特色,我們多次嘗試以不同描述方式,希望將茶壺這個重要的文化元素保留在畫面中。最終,我們選擇在背景中加入了具代表性的香港元素——維港上的天星小輪,象徵著香港的歷史與日常生活。為了增添視覺層次與文化氛圍,我們也加入了一艘傳統中式帆船,使畫面更具東方韻味,並與遠處的太平山和山巒景致相互呼應。

小學組

季軍作品

小學組《週末飲茶樂天倫》作品

作品名稱:《舌尖上的香港》

獲獎學生:顏博文同學 (保良局黃永樹小學)

這幅作品名為《舌尖上的香港》,靈感源自我對街頭小食的熱愛,以及對香港日常文化的細緻觀察。畫面描繪的是一條燈火通明、霓虹閃爍的老街,背景參考了我心中最具「香港味道」的地區——廟街與旺角。這些地方既喧囂熱鬧,又色彩繽紛,是城市中最貼近人情味的角落。

街道中央,一輛懷舊風格的小販車靜靜佇立,卻吸引滿滿目光。車上擺滿了我最喜愛的地道小吃:金黃酥脆的蛋撻、熱氣騰騰的魚蛋、外脆內嫩的雞蛋仔、滑嫩香甜的腸粉……每一樣都不只是味道,更是一段段屬於這座城市的記憶與情感。

這些街頭美食代表的不只是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更凝聚了本地人的創意精神與對生活的熱愛。我希望透過這幅作品,讓觀者在色彩與味覺的想像中,感受到香港街頭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溫度。

初中組

冠軍作品

初中組《風起獅山,光照香江》作品

作品名稱:《夜晚的維多利亞港》

獲獎學生:賴志杰同學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

作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之一,維多利亞港在成人的語境中,往往與「繁華」「國際化」等印象緊密相連。然而,當我們從兒童的視角重新審視這片璀璨海灣,它不再只是城市的地標,而是一個可遊玩、可想像的童話世界。

這樣的轉化,並非對都市特質的簡化或消解,而是在情境設計中注入了家庭關係與童年經驗——透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船」的親子場景,將這片海港轉化為一段段溫柔的記憶載體。

在這片星光與水影交織的港灣裡,地域文化與童年記憶溫柔相遇,共同構築出一幅充滿詩意與情感的城市童話。

初中組

亞軍作品

初中組《夜晚的維多利亞港》作品

作品名稱:Dragon Boat Racing Paddles in Sync

獲獎學生:李頌敏同學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This image captures a vibrant and energetic moment during a traditional dragon boat race,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bustling urban waterway. The composition, laid out in a horizontal format, emphasizes the length and movement of multiple sleek, narrow boats slicing through choppy waters.

The boats themselves are richly adorned with festive decorative elements, including fluttering flags and intricately carved dragon heads,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event. In the background, larger vessels and clusters of spectators line the water’s edge, adding layers of depth and a palpable sense of community.

初中組

季軍作品

初中組《夜晚的維多利亞港》作品

作品名稱:《繁華都市》

獲獎學生:關嘉穎同學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在這幅作品中,我試圖捕捉香港獨有的城市節奏與生命力。畫面中央,一輛鮮紅的雙層巴士正穿梭於街道之間,它不僅是本地交通的象徵,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承載。這抹鮮明的紅色,如同城市脈搏般跳動,象徵著香港快速發展、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面貌。

背景中林立的高樓大廈構成一幅壯觀的城市天際線,層層堆疊、直指雲霄。它們不只是經濟繁榮的象徵,也反映出這座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與包容。透過這個畫面,我希望讓觀者感受到香港那份獨特的張力——一種在繁忙與秩序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流動與交織的城市精神。

高中組

冠軍作品

高中組《風起獅山,光照香江》作品

作品名稱:《港式蛋撻》

獲獎學生:梁家銘同學、莫凱雯同學、徐徍倩同學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香港素有「美食之都」的美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風味佳餚,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高級料理,都展現出這座城市獨有的多元與包容。然而,若要選出一道最能代表香港飲食文化的美食,許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充滿地道風情的—茶餐廳。

茶餐廳不僅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本地飲食文化的縮影。從奶茶、菠蘿包到西多士,每一道菜式都蘊藏着時代的故事與人情味。而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廣為人知的,非蛋撻莫屬。這款金黃酥香的小點,早已融入了港人生活的日常,也成為外地旅客認識香港味道的第一口。

高中組

亞軍作品

高中組《旅程》作品

作品名稱:《旅程》

獲獎學生:梁家銘同學、盧曉曼同學(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在清晨的薄霧中,輕鐵靜靜地駛出車站,車輪與軌道的低語如同心靈的呢喃。沿途,翠綠的樹影映在窗玻璃上,彷彿在一幅流動的畫卷中,時間在這一刻凝固。輕鐵的車廂中,乘客們或低頭沉思,或輕聲交談,每一個面孔都藏著故事,彼此的目光交錯,瞬間卻又匆匆而過。

當輕鐵穿越繁華的市區,街道的喧囂漸漸被拋在腦後。窗外,商店的霓虹燈閃爍,彷彿在邀請著人們探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轉瞬之間,輕鐵又進入了靜謐的住宅區,孩子們在遊樂場中嬉戲,笑聲隨風飄散,為這座城市注入了生機。

夕陽西下,輕鐵在金色的光輝中緩緩駛入終點。每一次的旅程,不僅是距離的縮短,更是心靈的交織,在這條軌道上,我們共同編織著生活的點滴。

高中組

季軍作品

高中組《龍舟賽》作品

作品名稱:《龍舟賽》

丘巧兒同學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這幅生動活潑的插圖描繪了一幅熱鬧非凡的都市河道盛景。河面上,一艘艘色彩鮮明的傳統龍舟在水面上疾馳而過,船上滿載著精神奕奕的參賽者,他們齊心協力、奮力划槳,盡情投入這場充滿節日氣氛的龍舟競賽。

河道兩岸,人山人海,觀眾們身穿節日盛裝,臉上洋溢着興奮與喜悅。他們揮舞旗幟、鼓掌吶喊,為選手們加油打氣,場面既熱烈又充滿人情味。整體畫面展現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與社區凝聚力,讓人深刻感受到節日帶來的歡樂與共融。